今晚的节目播完后,同事们在问,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情景下发出的回应,廖部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突然间,大家一齐转过头问:“你是不是可以说一下?”
虽然,曾经采访不同的政治人物,但是对于个人的认知还是有限,所以不想就个人的品格或者德行来对他的一番话作出评价。
可是,在这件事之上,问题出在,发表的场合还有当时的身份,作为代表接受备忘录的领袖,身为公众人物,以“当时我还没出生”来莞尔带过,给人一种欠缺庄重的感觉。
领袖之所以为领袖,在于其言行影响力非比寻常,所以,即便那可能只是一个玩笑,或者是无心之失,也还是要面对舆论的商讨及公众的疑惑。
不管在什么事件上,公众人物的本性或是根本想法,不会是作为对一句话、一个决定评断的主要考量。那句话或是那个决定对事件起到的整体影响才是评价的依归。
其实,“当时我还没出生”意思就是说不晓得当时确切的情况,也没有办法当下作出决定。对于争取平反林连玉公民权的运动而言,始终是一个消极的回应。
这就是要对事件给予的评价吧!至于廖部长当时是不是幽默过了界,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