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 果真人人都能飞?

-时事评论人
-任职于国际机构
内政部政务次长阿都拉曼本周于国会披露,自2000年到2006年间,共有14,316我国华人放弃公民权,入籍他国。换句话说,这段期间,出走的华裔公民占了往外移民人数的87%。
这当然不是新闻。自1970年代新经济政策出台之后,我国就见证了第一波的移民潮。1980年代中期,国家经济停滞,又走了一批人。直到10年前席卷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风暴,再度使我国掀起人才出走的浪潮。
当然,这几次的人才出走,主要都是往英语系国家,特别是到美国,澳洲和加拿大。知道最近这几年,随着以中国为主的所谓大中华地区的经济崛起,为我国华裔出走提供新的契机。所以,华总青年团公然呼吁华裔出走寻求机会,而评论人何启斌已经不只一次强调我国华人的机会在国外,特别是中国。他甚至认为【不是人才也应出走】(见9月18日《东方日报》】。
事实是这么简单吗?我看未必。
很明显,政府所公布的移民人数,绝大部分都是学有专长或资金充裕的人,放弃公民权,是因为他们有条件成为先进国家的子民。任何国家要吸纳的都是他国的顶尖精英(cream of the cup),所以纽西兰,加拿大和澳洲才会透过积分制(Poinys-based system)来遴选移民。
近年,中国政府也依样画葫芦,推出绿卡制度留住能为神州大地经济发展贡献的人才。务实的中国共产党绝对不会因为【同文同种】,随便把绿卡发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华人。
移民出走,悉随尊便,我没有【生于斯死于斯】的包袱。但事实摆在眼前: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远走高飞!根据教育部2005年的数字,我国华裔中学生辍学率高达25%,即60万的华小生当中,有15万未完成中学教育,而这些辍学学生当中,有75%在完成PMR以前就离校。
这些人后来去了哪里?我建议有兴趣的读者有空到雪州八打灵SS2或吉隆坡文良港一带看看,那些兜售盗版光碟和电脑软件的,很多就是这些辍学生;更大胆一些的,甚至走上贩毒或卖摇头丸的险路。他们的未来是福是祸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绝对不是有机会通过正式管道出走或移民的所谓人才。
与其终日忧心忡忡华人人口比例下跌而鼓吹【床上策略】,我们的华基政党和华团不如研究如何能够帮助这些辍学的年轻人学习一技之长。已经走的人,我们祝福他们;那些走不掉的人,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